25书屋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40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因着张居正职位特殊,不可久离,几人很快又要坐着马车回京城了。

“一入宫门深似海,悔教夫婿觅封侯。”赵云惜突然感慨。

许是在老人心里,若非张居正这样有才能,他们一家可能就在江陵团聚,每日操心着吃吃喝喝,不必再骨肉分离。

张敬修蹙眉:“这是一首诗吗?”

赵云惜满脸笃定地点头:“是!”

她知道不是,但此刻必须是。

待回京后,朝中风声鹤唳,隐隐竟闹了起来。

嘉靖在手里有银有粮的情况下,先是加固边防,重用胡宗宪和戚继光抵挡倭寇,腾出手来,又戒备俺答汗。

当军事有余力以后,他就开了个小口子,想要试试海上贸易。

如今再腾出手来,想到张居正上奏的论时政疏,便想要反腐。

大明已近二百年,这艘大船已经充满了繁文缛节和跗骨藤壶,令人痛心。

然而——

阻力甚大。

除非他像太祖一样,在朝堂上嘎嘎乱杀。

嘉靖气红了眼。

得知张居正回京,没给休息时间,便把风尘仆仆的他召进宫来。

君臣秉烛夜谈,至天明。

翻来覆去地推算,张居正将自己的想法托盘而出。

嘉靖盯着书面上的字。

“若想政治清明,便要清丈田地,首先弄清楚大明王朝的田亩,再也,减轻百姓负担,从赋税到徭役,都折算银钱……”

张居正徐徐道来:“再有无地、少地人口,生存原就不易,若在收取赋税、征收徭役,他们拿不出来,便会生出动荡……故而家……嗯,臣提议,摊丁入亩,将丁税并入田亩。”

嘉靖目光灼灼地盯着他:“妙啊!看来你对此思量颇深。”

张居正躬身,声音沉沉:“臣负责推广神种,入目所见,有些穷人家的孩子,甚至趴在别人家的餐桌下,捡人家扔的红薯皮吃。”

“小儿啃食煮玉米,不能完全消化颗粒,也有人捡了,回去淘洗干净……”

“臣每每见到,只恨自己无能……”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在此刻具象化了。

朱厚熜也跟着沉默下来,敲了敲桌子,叹气:“罢了,慢慢来。”

又说起吏治来,张居正打起精神,将自己的考成法一一说出。

“考成法总归乃综核名实四个字,想要升迁,以考核为要,拿出政绩来才好。”

“从内阁到检查机构,再到中央六部,再以六部统帅文武百官及地方官员……”

朱厚熜听得眸中异彩连连。

他亲自赐膳,笑呵呵道:“爱卿大才,听君一席话,朕便觉耳清目明,五内舒爽,豁然开朗啊!”

张居正恭谨作揖:“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君臣一番深聊,反腐行动反而停了,开始徐徐图之,打蛇要打七寸,现在理论一出,就要制定详细政策了。

张居正忙得脚不沾地。

今日难得下值早,天色却也黑了,华灯初上,还有小摊贩没有收摊,正在卖力的吆喝着,许多胖娃娃正在街上嬉戏打闹。

更有娃娃拿着大钱,立在饴糖摊前流口水,这个想吃那个也想吃,可手里的钱,只够买一样。

张居正看得眉眼微弯,浑身疲惫都尽数消散一般。

一个举着鲤鱼花灯的小童哼着小曲,背对着他,跌跌撞撞地走过来。

结果一下撞进他怀里。

小童眨巴着眼睛,奶里奶气道:“叔叔你好好看哦~”

张居正把她扶正,这才温声道:“你也是个漂亮的小孩。”

说罢,他这才抬脚走了。

*

赵云惜正在书房中练字。

每日写上一张,还挺舒服的。

张居正回来后,发现她在书房,便坐在她身侧,将近来的进度一一说了。

“不错,你果然能干。”赵云惜一味地夸赞,眸光柔和:“你做的很好,在时代局限性中,这是超脱未来的政策。”

比如清朝雍正帝的政绩之一“摊丁入亩”便是他的一条鞭法的延续变种。

至于考成法——后世所用,依旧避不开。

张居正缓缓地吐出一口气。

他很紧张。

“儿知百姓苦,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又生怕这政策落实下去,变味了,那就不好。”

赵云惜放下笔,洗笔过后,将毛笔挂在笔架上。

又起身去净手。

张居正亦步亦趋地跟着。

赵云惜擦了擦手,望着外面,神色微怔:“下雪了。”

她说了一句,这才回眸,满脸认真道:“你的政策对于当下来说,是正确的,这就够了。”

张居正面上这才露出一丝笑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