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书屋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六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黎循传的麻烦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

他如今去了吏部,王恕大抵看他是黎淳的小孙子,也算是故人面子,所以颇为照拂,直接把人送到文选司干活了。

吏部下设文选司、考功司、稽勋司、验封司,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除武将、内阁大学士和吏部尚书由廷推和奉特旨任命,其余内外百官皆由吏部会同内阁或各部尚书等人推选,又或自行推选。

这是最吃香的一个部门,要知道文选司和考功司可是吏部中权力最大的两个衙门之一,据说有些官员宁愿在这两部中当郎中或员外郎,也不愿外放去做知府。

其中文选司负责文官的选拔、分配、任免,也就是管人事升迁的;

考功司考察官员的功过是非,进而决定奖惩,管年度考核的;

稽勋司,则是管理官员的资历、守制、终养等情况,也就是记录官员的履历和家庭背景等;

验封司,则是负责官员的封典、奖励、抚恤和土官的世袭等,也就是身前表彰和死后殊荣的。

黎循传能在第一个轮岗职位时去文选司,按理也该高兴才是,只要不出错,之后起点可就比同进士高了许多,但他却觉得棘手。

理由很简单,黎循传数学差。

江芸芸意味深长地看着他。

基于之前礼部考核制度改革,所有官吏的评选表格都要重做,自然不能把那些官员叫回来,所以只能让新来的文选司进士做了。

这一批进士中,吏部要走了五十人,其中三十五人被安排到这里,顾清也倒霉催地赶上这趟工作了。

黎循传恼羞成怒:“看我做什么,士廉也不会!”

他大声强调着:“很多人都不会!很多!”

江芸芸一本正经,连连点头。

其实也怪不得黎循传他们,此时的部门工作中没有表格这种说法,说的是簿,虽然其中也是打了表格的图,但还是要把所有事情一件件写起来,难免有些乱。

“要我说,不如先把内容量化。”江芸芸抓起笔,在纸上打了一个表格,“比如吏部考核官员有四个标准,那大标准写上面的横行,细分的标准写最左边的竖行,你只要看他们提交上来的册子上,可有说到你们大小标准里的内容,若是有详细说明那就给一分,若是有一笔带过,那就半分,要是提也没提那就是不得分,若是有格外突出的,再最下面可以另起一行文字说明,也就是这一行要空出格来,这个要让管这事的主管打分,也就是你上司,最后这个表格可以作为档案的第一张,后面附上官员的台账,到时候检查起来也是很快的。”

江芸芸一边说,一边手下的笔飞快示范着:“最后你就可以根据这人的记事本,统计出这个人到底得了几分。”

“我们国子监都是这样的!”她最后强调着,表示非自己原创。

黎循传抓着那个表格,似懂非懂:“可一般来说,官员交上来的东西不会这么详细的,也不是都统一的。”

“我听说宋代的履历表叫脚色,里面所填的内容都是规定好的,我们也可以如此,在大项目上一视同仁,小项目上各有千秋,你这边工作做久了,熟能生巧后就可以根据这个表格打出明年的一个详细考核表,对了,为了防止他们胡编乱造,每完成一件事情后,还要附上证据的,方便后续审核。”江芸芸说道。

黎循传神色凝重。

“那我明天看看。”

江芸芸点头,用力夸道:“你一定可以的,人事考核在于标准要统一,一旦统一你们到时候的年底考核就非常方便了。”

黎循传非常有规矩,不能跟江芸芸透露太多吏部的事情,只是把纸张小心翼翼折起来放进袖子里,然后又问道:“你今日读书如何?”

江芸芸叹气:“我觉得国子监一般。”

黎循传惊得倒吸一口冷气:“怎么如此口出狂言。”

“我是觉得读书氛围不好。”江芸芸把今日的事情、事无巨细地说了一遍,然后叹气说道,“多学门外语多门技术啊,怎么一个个都跑了呢,而且我瞧着他们都是混时间等历事,一个个都无心读书。”

黎循传也跟着皱眉:“听说以前高皇帝在时,监生拨历以“年长”和“学优”为条件,而且以前的上序,是要求预备拨历的监生按照其坐堂时间来登记排队,监生要在每月月末将本人支馔月日都记在纸上,形成序单上交,当时的时间只算上课的时间,可现在监生哪怕是丁忧,省祭也都算在坐堂时间里,听说有些人在家待了七八年,等时间快到了才回来,就这样也能立刻去历事,如此敷衍行事,也怪不得大家进了国子监就开始混。”

江芸芸叹气:“别的倒也无所谓,我就是看上彝伦堂的书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去看。”

“算了,你明日要早起,早些休息。”黎循传打了个哈欠,“我今日整理册子整理得冷汗淋漓,现在也困了。”

两人说完就各自回了屋子,院子里顾幺儿正奋力给自己的小马驹刷毛,小个子堪堪和马差不多高,拿着大刷子刷得倒是起劲。

乐山在一侧给人递毛巾,递水,也跟着忙活。

那马倒是听话,一声不吭地站着。

“早点休息。”江芸芸站在台阶上看了一会儿,笑说着。

顾幺儿摆手,示意她别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