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书屋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二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刘大夏看着面前围着自己打转的小人,忍了许久,终于还是冷酷无情出声赶人:“虽说你不用考试,但也不至于如此荒废学业。”

江芸芸停下脚步,眼巴巴说道:“没有荒废,今日是休息日。”

小孩子眼睛又黑又大,水汪汪的,冬日的风吹得脸颊红扑扑的,瞧着像个点了红点的糯米团子。

刘大夏莫名开始反省自己的无情,移开视线,无奈说道:“坐下来休息一下吧,那个糕点拿去吃了。”

“这是我送给师兄的见面礼,不能吃。”江芸芸乖乖坐好,一本正经说道。

刘大夏又沉默了,开始飞快反省自己刚才果然是太凶了。

他已经五十五岁了,孙子孙女都有不少,可这些年仕途一直起起伏伏,除守孝那三年,其余时间都在外奔波,从广东到浙江,每次上任也大都孤身一人,导致他的孩子都和他不太亲近。

第一次听到江芸的名字,是在老师的信中,老师说他收了一个小徒弟,很小,才十岁,可瞧着就跟七八岁一样瘦弱矮小。

第一次见到江芸本人时,他正和同伴站在廊檐下,隔着漫漫大雪,那双眼睛漆黑清亮,温和平静,瞧着一点也不幼稚。

刘大夏不过是匆匆一瞥,却一眼记在心里。

——他的小师弟,原来这般生机勃勃。

他那时就忍不住和自己见过的其他小孩比较着。

他抱过自己年幼的小孙女,粉雕玉琢的,小小一只,别人抱着都好好的,他一抱就哭得厉害,远远看到他就偷偷溜走了。

他也见过十来岁的小孩,不论男女,大都猫嫌狗厌,调皮得厉害,要是再不务正业点的,读书都坐不住,整日就知道游玩耍乐,更是没出息。

所以他一直对小孩不太喜欢,觉得吵闹幼稚,太耽误做事了。

偏,那个暮夏日他收到老师寄来的一本小册子,那个小册子上的东西千奇百怪,那些字他甚至都有些不认识,可偏偏这里面的东西让他治下百姓平安度过今年。

他才知道,这个十岁的小师弟是真的不一般。

怪不得老师这么看重他。

这个小孩和他之前的见过的都不一样。

刚才,李师兄的儿子把他送到驿站门口就找了借口走了,三年前除服回京时见过一面,果然还是正常小孩的反应,见了人就跑。

江芸则说要看着他安顿好才放心,拎着礼物,背着小手,溜溜达达跟进来了。

她在驿站上上下下走着,检查环境,嘀咕花草,还帮忙搬东西,抱着大被子健步如飞,和杂役说话都和和气气,见了人就是笑。

和之前相比,他长高了不少,脸上也有肉了一些,但身上依旧是勃勃的生命力。

两人此刻对坐着,相顾无言。

刘大夏是从未和这么小的孩子说过话。

江芸芸则是肚子里有八百个心眼子。

“师兄后面是有什么安排吗?”江芸芸开了头,热情问道。

刘大夏捋了捋胡子:“先去户部交述职折、功图册和文稿薄,赶在年前还要再去拜访一下几位同僚,之后便无行程了。”

江芸芸连连点头,没话找话:“十二月过半了,师兄的行程还是有些紧张的。”

刘大夏没说话,抬眸扫了江芸芸一眼,直接问道:“你还有话要说?”

江芸芸眨了眨眼,随后露出一个真挚的笑来:“我之前听老师说,您在考中进士后,翰林院本想要让你供职在翰林院,但您自己要求出任吏职,后来还选了兵部,成了兵部职方司主事,没多久又调升兵部职方司郎中。”

“老师记得一分不差。”刘大夏并没有接话,只是如实说话。

江芸芸突然动了动屁股,整个人前往挪了一下,随后眼巴巴说道:“我从扬州到京城,见识了很多事情,也看过许多邸报,因为我姐姐嫁给扬州卫总兵的儿子,自己之前在南京也意外碰到过成国公,这几日来到北京后也听人说起北京城的防卫情况,一直心中不解,大明如此大的国土,兵力却不甚……”

她顿了顿,小声说道:“强壮。”

刘大夏摸着胡子,想了想说道:“兵事自来是顽疾,如今边境安稳依然是最好的结局。”

江芸芸不甘心,心中一直对那个不知何时会出现的倭寇,还没收回来的哈密耿耿于怀:“如今太平才能徐徐图之啊。”

刘大夏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江芸芸被他那一眼看的心虚,摸了摸鼻子,声音也变小了:“我这几年听闻如此多的风波,所以写了一个兵部册子,想要师兄给我过过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