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雪白,可不是和娘娘一模一样。”
“嘴巴倒是像陛下。”
也不知是被一群人围着烦了,还是肚子饿了,朱厚照缩了缩脑袋,过了一会儿又不高兴地蹬了蹬腿,嘴里响亮的啊啊了两声,随后又扑腾着手臂,扭头想要去找奶娘,可见奶娘没有伸手把他,扑腾地更厉害了,叫得也更大声了,甚至发出了类似于‘吃’的声音。
张皇后把人递了过去,捏了捏他圆嘟嘟的小脸,嗔怒道:“好没良心的小鬼。”
朱厚照不搭理她,只是在奶娘怀里拱着。
“殿下已经会说一些叠字了,想来到了一岁左右,口齿就更清晰了。”奶娘岔开话题说道。
张皇后看自己儿子自然是看哪哪都好,高兴说道:“到时候可要先学会喊爹娘呢。”
奶娘又说道:“殿下可聪明了,那肯定是一教就会。”
“可不是,殿下一看就很聪明,昨日还能爬了,能扶着栏杆爬起来呢。”
“前几日不是还抓紧娘娘的手指,一看就和娘娘亲,这是认出来呢。”
一群人压低声音,围着皇后和太子打转。
朱厚照吃了几口又不吃了,拔出脑袋,又准备开始睡觉,眼皮子一拉一拉的,两扇羽扇一样的睫毛一动一动的,瞧着格外可爱。
张皇后一脸爱怜地摸着这个小孩。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匆匆的脚步声。
原本还脸上带笑的张皇后好似心有所感,下意识扭过去头,只看到一个墨绿色衣衫的小黄门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跪在地上,以头抢地,哽咽说道:“侯爷,薨了。”
原本安静祥和的宫殿瞬间热闹起来。
“娘娘,娘娘保重凤体啊。”
“快,快请个太医来。”
“扶到塌子上去,快快,小心些。”
春桃等人慌张的声音让吃饱饭浑浑噩噩想要睡觉的朱厚照也跟着醒了过来,也跟着大哭起来。
原本安静的寝殿顿时热闹起来。
————
内阁阁老们踩着秋日寒风,还未进阁门就有相熟的小太监凑上来,小声说着这个最新的消息。
刘健只是轻轻哼了哼,脚步更快了,秋风卷着披风,晃得飞快。
丘睿脚步一顿,握紧手中的暖炉,可惜说道:“来瞻也是可惜。”
徐溥停了下来,朝着宫外的方向看了一眼,随后叹气地摇了摇头:“张家啊。”
刘吉是一出门就听到这个消息的,差点马车都没爬上去,神色骇然:“不是人参太医一刻也不离得吊着吗?才四十七啊!!”
管家凑过来,小声说道:“可不是,差了点运道,张家已经去宫内报丧了。”
刘吉在马车边急得来回踱步:“去准备丧仪,下值后我亲自送过去。”
他紧张地舔了舔唇角,看了眼黑沉沉的夜色,秋日的风刺骨而来,实在太冷了。
冬天,竟然连这个冬天都还没过。
他心中震动。
“要迟到了。”管家见他迟迟没有动静,小声说道。
刘吉回过神来,心不在焉地抬脚上了马车,坐上马车后来来回回握着手中有些烫手的暖炉。
就在马车要启动时。
“去找李掌印。”他突然掀开帘子,对着外面的管家,神色严肃,压低声音说道,“请他想办法去司礼监把南京的折子压一压。”
等他到了内阁,三位阁老的屋子已经点上了灯。
他站在台阶下看着那三间亮堂堂的屋子。
他虽六十五了,但身体强壮,如今秋意瑟瑟的早上,他也穿着单薄的长衫,手中的暖炉是管家非要塞给他的,捂久了,只觉得滚烫。
“阁老?”提灯引路的小太监等了半天,见他还是没动,忍不住提醒道。
刘吉回过神来,脚步一顿,朝着一间屋子走去:“我去找时用说说话。”
徐溥正改着卷子,没想到刘吉会来找他。
“首辅可是有什么事情?”徐溥起身相迎。
刘吉一脸深沉地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起身:“一早起来发现秋霜挂枝头,穿着寻常衣服出了门,却开始觉得有些寒了,你瞧瞧,就这天就把手炉捧上了。”
徐溥的目光在那手炉上一扫而过,随后宽慰道:“今年入秋有些早,也确实冷了些,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自然要好好保护自己。”
刘吉没说话,坐在他一侧的椅子上,手炉被窝在手心,好似在发呆一样。
徐溥便也没跟着开口,坐在一侧开始捧起折子看了看。
许久之后,徐溥叹气说道:“熬冬啊。”
徐溥揉了揉眼睛看了过来:“首辅有话不不妨直说。”
“这内阁之中,唯你性格安定平静,务守成规,大家都服你,对你言听计从,若是你成了首辅,想来更能为陛下分忧了。”
徐溥神色震动,起身行礼说道:“首辅为何如此捧杀我。”